首页 > 资讯 > > 正文

今日播报!李嘉诚投资51亿!未能挽救,老牌国产汽车破产清算

2023-01-04 19:54:01        来源:   

文:Y


(资料图)

时代的发展能带来很多机遇,同时也能带来很多挑战。这无论是对行业还是个人都是一样的,所以很多新兴产业的产生,往往会有大批资本迅速进入,想要在行业刚起步时,就迅速占领制高点,分一杯羹。新能源汽车行业也不例外,众所周知,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这意味着用了就没了,所以为了国家的长期发展,寻求可以替代的资源,或者生产出使用新型可再生能源的产品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出来的新能源汽车,自然一出现就吸引了大量的目光。

李嘉诚作为在各行业都有所涉及的富豪,自然也看到了这一商机,但是这次李嘉诚却投资失利了。而且李嘉诚的首富地位也并不那么稳固,就在今年五一期间,根据福布斯富豪榜显示,李嘉诚香港首富的位置被曾毓群以345亿美元逆袭,已失首富桂冠,其实曾经李兆基也曾超越过李嘉诚,可见在商界李嘉诚也力不从心了。

老牌国企+新兴行业

长江汽车就是我国最早一批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长江汽车的前身是杭州公交客车厂,正如它的名字,最早也是主要生产公交车,属于老牌国企。但是在2005经营不善的杭州公交客车厂就濒临破产,这时候是香港五龙电动车公司的出现挽救了它,之后香港首富李嘉诚更是为其注资51亿,公司业务也从最初的生产公交车变为主攻新能源汽车,并将公司名字改为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

长江汽车一经成立便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外界看来此次不仅是对杭州公交客车厂的重组再生,更是两方面的强强联合,五龙电动车以其生产的电池可以超长续航著称,杭州公交客车厂又是老牌国企,其在车辆生产制造方面自然不言而喻,更有香港首富的资金支撑。不仅如此,长江汽车还是我国首批获得“双资质”的企业,既可以生产机动车辆也可以生产新能源汽车。

人人都觉得长江汽车必然能够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迅速发展,甚至成为行业领军人,但事实往往事与愿违。 长江汽车在最初确实风光了几年,但是最终也没有逃过破产的结局。

短暂的花期

2010年,长江汽车拥有210项专利,并且拥有整车造车技术,并在2016年兴建了属于自己的汽车制造工厂,且标准高,规格高,占地约1150亩,规模之大,令人震惊。不仅如此,长江汽车还在各地成自己的子公司,并在发布会上宣布“长江EV”,这一自己的电动车品牌,更是承诺每一两年都会推出新车型。长江汽车在当时可谓是风头无两,其它企业根本无法比拟。

相信在当时,长江汽车负责人说出这些承诺也是真的相信长江汽车会发展的一帆风顺,只是没有想到,自家企业的花期如此短。

走向破产之路

长江汽车虽然有大量的财力支持,却没有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长江汽车最早生产的是公交客车,并未生产过新能源汽车。2016年长江公司也相继推出了几款本公司生产的电动汽车,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反馈,可以看出,长江公司并没有真正从市场需求出发。随后又想与联想打造拥有车联网的智能驾驶舱,和汉唐汽车合作想要生产微型电动汽车。

总之我们可以看出,在发展和企业预期不相符的时候,长江公司并没有切实分析问题,寻求解决办法,反而有一种病急乱投医感觉,事实也证明,长江公司对自己的公司定位并不清晰,才会产生这种情况的发生。

2017年,大量的汽车品牌开始进入到了新能源这一行业,随着大量新公司的涌入,也为新能源行业注入了新力量,不少技术更先进,价格更便宜的企业迅速占领一席之地。而长江汽车开始却走下坡路。盲目地扩张消耗了大量的资金,51亿资金在4年内也被挥霍一空,而且2018年后,国家对新能源的补贴开始慢慢减少,长江汽车拿不到国家补贴,这也使得长江汽车更加雪上加霜。

自从2019年上半年,长江汽车就一直深陷欠薪风波,不少员工被欠薪,至今没有拿到工资,工厂也开始停工停产。在经历了这一系列风波之后,长江汽车在2019年因无力偿还担保本金及利息宣布破产,这也表明,李嘉诚彻底退出了长江汽车。其实早在2017年年底,李嘉诚对长江汽车持股已经低于0.04%,可见李嘉诚也早已看出长江汽车的发展高开低走,后劲不足了。

长江汽车在如此庞大的资金支持下和国家扶持下,却难逃破产的结果,如今新能源企业闪闪发光吸引着无数企业进入,但是倒闭的汽车品牌也不只是一家,在机会面前,新能源汽车还面临着很多挑战。

标签: 破产清算

热门话题
精彩推荐
今日推荐
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