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 正文

“领”是哪领哪?

2023-04-05 14:07:53        来源:   深圳市弘武太极拳研究院

领,是身领、衣领还是头领?身、衣、头此三处“领”是根据各门各路拳友的说法得来。我们用排除法分析,看看哪个更适合“领”。

假如是身领的话,向上领,只是领了下肢节,没有说明头部的要领;向下领,仍然没有对头部的明确要求,那太极拳十要点就缺乏了头部的要求。而且身在中间,两头领的话,用“缩”会比“领”更精确。所以,虚领顶劲并非只有身领,身领驾驭不了“领”的全部意义。

有人将“虚领顶劲”说成“虚领顶颈”,将“领”解释成“衣领”。因为人的颈部一仰,衣领会贴实脖子;而颈部向上一顶,衣领就不贴实颈部,呈现虚空,所以叫“虚领顶颈”。但是,人的头部向下俯视时,衣领也是不实贴颈部的皮肤,而且不穿衣服或穿无领衣服就更摸不着北了,这样就出现模棱两可不明确,容易误入旁门。“劲”与“颈”虽然字与音都只差一点,但几百年来却没一人指正“劲”为“颈”。因此,衣领也不足以明确“虚领顶劲”。


(资料图片)

那就剩下“头领”了。无论别人叫你“头领”还是“领头的”,这本身就有“统领”的意思。不管是身体还是精神,头向上领,就将人的整体都领到了。头脑于人的重要性,众所周知。《黄庭经》说:“子欲不死修昆仑”,人身的“昆仑”指的正是头部。上古仙人有“朝游昆仑,暮归沧海”之说。虚领顶劲,是“朝游昆仑”;“丹田”又称“气海”,气沉丹田,是“暮归沧海”。

一朝一暮是太阳由东起到西落走了一周圈,为一天。人法天地,天人合一是中国养生学遵循的经典境界,太极拳的要求肯定也是人身之阴阳与天地自然之阴阳相和谐统一。朝属阳,上升;暮属阴,下降;背属阳,腹属阴;督脉属阳,任脉属阴;领(向上)属阳,沉(向下)属阴;“虚领顶劲”用归象法暗合于“督脉”,有“阳顶”之意;“气沉丹田”论象契合于“任脉”,有“阴沉”之味。因此可以说《太极拳论》里所讲的“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是走了一小周天。由上可见,“虚领”与“昆仑领”相照应,即为头领。

“虚领顶劲”类似于还精补脑游昆仑的一种境界,境界越高,周天变更越良好,气血循环越通畅,清理防碍人体健康的因素之能力越凸出,身体里各种细胞的新陈代谢功能越优秀。新生的健康细胞活力四射,人身自然轻松如神仙。修真太极拳,如同修仙。

“领”的是什么呢?是“顶劲”。这里的“劲”是太极拳的劲,依张三丰版《太极拳论》所言:“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就是说,“劲”是从脚开始一节节向上贯穿,充满周身无断续的整体劲。《十三势行功心解》说:“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

“百炼钢”对应“浑身筋骨劲”,“九曲珠”与对应“人体九大关节连丹田”,劲是通过踝、膝、胯、腰、背、颈、肩、肘、腕九大关节相互传递的。顶劲,也正是这九大关节相互作用的产物,筋骨与筋骨之间的力学效应,脏器与脏器相互作用的微妙关系。

字面上的“虚领顶劲”稍微理顺了,那我们的身体如何去明白其中奥妙呢?

教拳不教功,讲招不讲劲。曾一度认为太极拳就是指这一类动作招式,姿势好看就是功力深厚。练习套路几年后,没有质的进步,才知肤浅。见识的前辈多了,才醒悟自己空中建楼。即使人家讲了要领,自己的身体也无法去落实。真应了那句老话:“练拳不练功,到头一场空。”

还有一段时间先入为主,以为太极拳的基本功就是外面通用的武术基本功。后来幸遇明师,才知道那只是旁门基本功。虽然练习方法不同,但人体的生理结构是大同的,所以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却还是没入到太极门内。练功不得法,到老是个傻。

虽说天下太极是一家,但每家太极门内都有自己的练习方法,每位拳友都有自己的老师,法不尽相同而道一致。理论练上身,我主要得益于所承学的太极拳九大关节松柔功。

太极拳名家言:“一分松,一分功,松到最后是真功。”当各个关节相对放松,受地心引力影响,会一节节坠下来叠在一起,骨节与骨节相叠处自会形成顶劲。松沉的功力深厚到一定程度,整体的重力能一致降至脚底,就能做到入地扎根,立如平准(西碑)。这样才是上虚下实,根不动,枝叶可以随风而动,恰似杨柳摆春风。上虚才能虚领,下实才有顶劲。

行功走架,有“功”底了,才能行“功”啊!打架子,一领劲,就通过各个关节一节节传送上去,一静则百骸皆静,一动而全身无有不动。如同古代灌溉水车,一摇轮把,水就从水池里通过水轴一节节抽上来,聚而为用,佐证了《太极拳论》所言的“活似车轴”。

报名咨询、商务合作联系电话:

4008326666,13652388666(微信号并用)

来源网络,转载旨在分享,侵权联系处理

标签:

热门话题
精彩推荐
今日推荐
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