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的不再是军装,吃的不再是军粮。听的不再是军号,住的不再是营房。你们在生命中的那段军旅生涯,军人的脊梁、军人的衷肠永远不忘。”这首小诗是古美路街道民族联合分会会长马丽红所作,表达了她满满的敬意。
8月1日,在古美路街道,军民携手、老少同乐,共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少数民族、社区家庭也都参与了进来。
(资料图)
红色精神在社区中传承
“季阿姨你要保重身体,最近有台风要当心。”一句句关怀让古龙四居烈属季桂芳倍感温暖。季阿姨是烈士之女,其父亲季藩在1941年3月参加革命,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靖江独立团连长参谋、营长等职。1947年3月,季藩在张莫天战斗中,一句“你们先走!”,年仅26岁的他为掩护战友撤退而牺牲,安葬于老家江苏靖江墓地。
在烈属沈美萍家中,街道代表详细了解沈阿姨的身体情况和家庭生活情况,祝愿沈阿姨身体健康并表示:“为国捐躯的烈士,需要后人永远铭记,今后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在日常工作中,一定会关心好、爱护好军烈属。”
此外,古美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已从去年起开展“英雄作古,美名长颂” 缅怀烈士事迹宣传活动,在政务新媒体上持续刊载烈士事迹,邀请烈士家属讲述英勇故事,并通过短视频的形式,纪念逝去但永远存在我们心间的人民英雄。
国防梦在孩子们心中发芽
和军人叔叔一起动手剪纸,学习叠“豆腐块”被子……古美路街道平阳二村20名儿童及其家长参加了“走进神秘的军营,走近最可爱的人”活动,在暑假期间,体验了不一样的军旅生活。
“海派剪纸是一项非遗传统文化。”指导老师为社区家庭与武警官兵们讲解上海剪纸的特色和魅力,大家跃跃欲试,首先尝试剪纸基础练习。接下来就是自由创作时间,一剪一划,一个个可爱的红军娃娃在大家的巧手中诞生了。
社区家庭参观了武警日常生活,现场观摩官兵折被子,孩子们还动手挑战了叠豆腐块被子。“军人叔叔叠的被子好整齐,我在家也要自己学着叠被子了。”
民族情在军民中流淌
“我是一个兵,爱国爱人民,革命战争考验了我,立场更坚定……”在熟悉的歌声中,古美干休所的军休干部齐声合唱《我是一个兵》《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追忆光辉岁月。8月1日上午,在古美四村党总支引领下,古美干休所、古美路街道民族联合分会和上海春光艺术实验幼儿园联合举行“民族团结一家亲、军民相拥鱼水情”八一建军节活动。
上海鸿雁舞蹈队是古美路街道民族联合分会特色文艺团队,现场,舞蹈队以蒙古舞彰显了民族优秀文化的优美和多彩。一位少数民族的表演者激动地说:“有国才有家,军人们守护我们大家,感谢他们的付出。今天是他们的节日,希望他们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
现代诗《敬礼,老兵》向为捍卫伟大祖国和人民的事业献身的军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来自古美春光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带来了幼儿舞蹈《兵娃娃》 ,在座的“一老一小”让这份军民情更为浓厚。
在另一边,一场手工制作DIY搪瓷杯活动火热开展。古美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邀请了中国百年搪瓷展览馆的馆长为现役军人及优抚对象们讲述搪瓷百年历史,弘扬中华文化底蕴。军民们积极互动交流,氛围其乐融融。
来源:今日闵行